江苏大学:“三夯四融五问”新模式推动毕业生充分就业
江苏大学始终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围绕大学生就业观念、人才培养、岗位开拓、就业技能,近年来积极探索学校就业工作新模式,通过“三夯”强基、“四融”壮身、“五问”增效,全方位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以“三夯”强基,从源头上促就业
夯实民生之基,落实校领导就业一把手责任。学校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形成书记、校长亲自部署,分管校领导靠前指挥,联系校领导带头落实,校院两级共同推进的全员促就业的工作格局;学校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7次专题研究部署就业工作,校党务工作例会每月通报就业情况,召开年度全校就业工作促进大会,深入学院现场把脉、协调解决就业工作,实施“访企拓岗”专项行动,为毕业生保障岗位供给,为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夯实就业指导,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求职观。学校结合“国家所需、行业所用、个人所长”,打造全链条全覆盖个性化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体系,将“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纳入必修课程,出版《学业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用教程》《大学生创业实用教程》等校本教材并作为选修课,从入学第一课到毕业最后一课,分阶段、分年级、分学历纳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100%全覆盖。每年学校开展公考类、银行类、基层就业项目等个性化指导课程,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求职观。
夯实专业结构,建立招生就业培养联动机制。学校坚持以出口为导向统筹人才培养改革,构建以出口为导向的招生培养联动机制和学科专业点“红黄牌”专业预警机制,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数量,把就业工作浸润到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招生—培养—就业”闭环反馈提升学校就业工作质效。每年度对各专业人才培养、就业状况进行评估分析,近年来动态调整专业26个。
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欢迎您提出来!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