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特色高校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优势与实践
◎摘 要 行业特色高校承担着为特定行业领域培育人才和产出成果的重要责任,在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中优势鲜明。要树立“教育强—人才强—科技强—产业强—国家强”的战略思路,进一步明确改革方向,发挥自身优势,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助力。在实践探索中,通过“八大”维度,即推动“大学科”融合,发起“大科学”计划,承担“大科技”项目,打造“大科研”平台,拓展“大办学”格局,实施“大文化”建设,加强“大先生”培育,完善“大育人”体系,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关键词 行业特色高校;教育综合改革;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拔尖创新人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要求“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分类推进高校改革”。行业特色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方阵,学科优势突出,与行业紧密联系,承担着为特定行业领域培育人才和产出成果的重要责任,在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中优势鲜明。面对新形势、新使命、新要求,行业特色高校应主动思变求变,通过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释放创新活力,努力探索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机遇和现实挑战
行业特色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开启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历史大潮中应运而生。20世纪50年代,高等教育为了服务国民经济发展,诞生了一批按行业培养专才的高等学府。这些高校面向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支撑行业,始终把服务国家作为立身之本,承担起自主研发国家急需紧缺技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有效解决了不同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和科技的需求。1998年后,国家改革行业部门办学体制,经过调整与整合,行业特色高校既具有与行业紧密联系的天然优势,又具有冲击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实力。行业特色高校在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和深厚的办学底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的质量显著提升,一批大学和一大批学科已经跻身世界先进水平,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能力持续增强,这也为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众多行业特色高校入围“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所在行业涉及农业类、林业类、水利类、地质类、矿产类、石油类、电力类、通信类、化工类、建筑类、交通类等,它们既是守护国民经济命脉、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压舱石”,也是支撑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科技发展的“动力源”,在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中具有不可或缺的方面军作用。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行业特色高校在迎来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亟待转型的现实挑战。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围绕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制高点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给全球高等教育体系带来巨大冲击,各国都在努力通过提高高等教育综合办学实力以获得发展优势。同时,在新一轮科技革新进程中,科学技术日益显现出跨界融合、协同合作与包容整合的鲜明特征,学科进步正朝着“高度专业基础上的高度综合”方向发展。因此,行业特色高校必须紧密结合行业的新需求,不仅要巩固传统学科的优势地位,更要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营造健全的学科生态环境。
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欢迎您提出来!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