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某某招生网官网!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学习资料

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十大着力点

学习资料 2025-09-07  阅读:10
◎摘 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高等教育战线要紧密结合高校职能定位,明确进一步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着力点,提高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水平,推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国

◎摘 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高等教育战线要紧密结合高校职能定位,明确进一步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着力点,提高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水平,推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突破性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强大人才智力支撑。


◎关键词 综合改革;立德树人;创新机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引领新时代新征程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纲领性文献。《决定》提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作出了系统部署。高等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主力军、科技创新的策源地、教育科技人才的融合交汇点,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综合改革,不断增强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能力和水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优化高等教育的功能定位和战略布局


《决定》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放眼全球,任何一个教育强国都是高等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是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战略部署的引领力量。进入新时代,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截至2023年,全国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763.1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60.2%,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必须要坚持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深化综合改革,切实发挥好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


一要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适度扩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数量。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加快推进地方高校应用型转型,稳步增加职业教育本科高校数量,新增高等教育资源适度向中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人口大省倾斜。支持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完善专业设置与调整机制,动态调整专业目录。根据人口变化情况和高质量发展需要,有序增加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培养规模。


二要分类推进高校发展。根据不同的办学主体、功能定位、培养层次、学科专业、学校性质和服务对象等,明确各类高校发展类型定位,引导支持高校差异化发展。完善高校分类管理、分类评价机制,在办学标准、招生计划、资金投入、资源配置、质量评估等方面分类谋划、分类实施,引导不同类型高校自主定位,科学规划,在不同赛道上切实发挥自身优势,实现高质量特色化发展。


三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聚焦国家重大的战略前沿和新兴领域,扎实开展有组织的协同创新研究,多出快出一批基础性、原创性、颠覆性创新成果。同时要促进科研创新成果的及时转化运用,真正把研究成果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


四要扩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供给。着力解决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特别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相对弱势群体倾斜,努力破解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矛盾,以及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诉求。


五要提升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匹配度。进一步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水平。同时加强大学生的生涯规划指导,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帮扶,真正让高校毕业生能够实现高水平就业。


进一步完善立德树人机制,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我们建设教育强国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面对新征程新使命,高等教育要始终把落实立德树人、培养时代新人作为根本任务,常抓不懈,务求实效。一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完善大思政课工作机制,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二要持续提升学校思政教育质量。扎实开展思政课程教学研究,建设一批融时代大课、社会大课、理论大课为一体,能够引发情感共鸣、增进思想认同的大思政课精品课程,打造一批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高质量教材,积极构建润物无声、入脑入心的日常思政体系,积极探索探究式、互动式、启发式、情景式、案例式等多种育人方式,不断提升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质量。三要积极探索社会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新范式。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加强思政教育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统筹推进思想引领、实践体验和环境浸润,形成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紧密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四要切实加强思政队伍建设。统筹开展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学生工作队伍以及党员干部的培养培训和研修工作,持续提升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本领。五要积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加快补齐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短板,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劳动习惯养成计划,全面普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心理健康工作体系。


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欢迎您提出来!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标签: